豬口腔液指豬口腔中的唾液和血清滲出液組成的混合液體。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混合液體,無色無味近于中性(pH 6.6~7.1),其中水分約占99%,其余成分主要是黏液素、淀粉酶、溶菌酶、脂肪酶、富脯氨酸糖蛋白等。口腔液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功能,口腔液樣品可以用于抗體檢測和 PCR 檢測抗原,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血清樣品,為監測豬群傳染病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手段。
使用口腔液的優勢
1.采集方便、成本低廉、效率高、可大量采樣;
2.是采樣方法簡單,采樣人員經簡單培訓即可,易學易用,可快速獲取結果,適合國家性或區域性動物疫病根除或凈化計劃;
3.是臨床采樣簡單,可行性強,既不會擾亂豬場日常生產性安排和引發動物不良應激,且可連續采樣,尤其適用于富含脂肪組織和生性兇猛的生產公豬群。
4..更符合動物福利原則。
豬口腔液的采集
因為豬舍環境條件和檢測目標等的不同,豬口腔液的采集方法會有一定差異,同時采集方法、器械、地點和時間等會影響口腔液的組成成分。在此推薦一種豬口腔液的采集方法:
將直徑1.3cm的全棉繩用于保育豬、直徑 1.6 cm的繩子用于生長育肥豬和生產公母豬口腔液采集,用于采集育成豬口腔液的工具懸掛處應遠離飼槽和豬排便區。棉繩上端固定,下垂高度與豬只的肩關節齊平,任豬咀嚼,30 min 后收取棉繩,刮取和擠壓口腔液至自封袋,然后裝入EP管或其它容器。一般認為≥ 1 mL為有效采集量。
豬口腔液的應用
豬口腔液可以用于早期診斷,某些豬傳染病的病毒血癥在感染豬出現臨床癥狀前已經存在于豬口腔液中,如螺旋菌引起的胃潰瘍,通常要尸檢后方能觀察到病變,但可以直接從口腔液中檢測到病原因此可以比血清樣品更早得到結果。在獸醫領域,1905年,首先將豬口腔液用于豬瘟的檢測。
豬口腔液注意事項
(1) 口腔液檢測并非疫病診斷或檢測標準程序,僅用于豬群中循環抗體或病原的檢測和評估。
(2) 單獨處理樣品,一旦發現抗體或病原,方便回溯研究。
(3) 棉繩相較于其它材質繩吸收性最好。
(4) 培養豬群啃咬繩子的習慣,方便后續采集。
(5) 宜在豬群較為活躍的上午采集樣品。
(6) 繩子的懸掛高度應與豬肩胛部齊平。
(7) 豬有喜新厭舊的心理,已經使用的繩子不宜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