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競產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一方面,憑借龐大的電競用戶規模、出色的賽事組織能力和豐富的場館基礎設施等優勢,中國已成為重大國際電競賽事的主要舉辦場所;另一方面,中國電競IP在國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快速提升,眾多國產電競游戲和電競賽事吸引了海外電競俱樂部及用戶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此外,中國電競產業持續加強與海外的合作與交流,全球性賽事成為電競國際化的重要契機,電競奧運會、電競世界杯等重大賽事將構建起跨國電競生態,為中國電競產業的全球化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電競行業正處于體育化發展的關鍵階段,產業標準與人才標準的協同構建成為這一進程的核心引擎。在產業端,國家政策與地方實踐形成合力,電競多個關鍵領域已完成從“經驗主導”到“規則引領”的轉變,為電競行業發展注入了穩定性與可復制性;在人才端,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實現雙軌并行,不僅明確了電競相關的技能要求,也規范了電競的職業發展通道,為電競行業培育出更多的專業性人才,有效緩解電競人才缺口。
中國電競產業通過電競內容、產業生態與合作領域的多元化拓展――賽事生態激活行業活力、內容創新拓寬用戶邊界、跨界合作釋放增長潛力,實現了從游戲產業到泛娛樂產業的生態躍遷。這種多元化不僅豐富了電競的內容與形式,更為行業持續發展注入了創新動力與市場活力。
電競賽事的全民化發展,正通過“向下滲透、向外擴展、向內參與”的路徑,逐步打破傳統電競“核心圈層”的用戶局限,將賽事從職業舞臺推向更廣闊的大眾生活場景。同時,電競全民化的過程,不僅推動了電競文化的普及和發展,也助力了社會公益和正能量的傳播。
來源:艾瑞咨詢研究院自主研究繪制。 圖譜未包含行業各環節所有企業,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