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8 月 6 日,第十三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AI 202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會以 “All In Agent”為主題,聚焦智能體時代的數字安全與人工智能前沿,通過技術突破與生態合力,正式開啟智能體驅動的安全新紀元。
360創始人周鴻t在大會指出,過去大模型在企業應用中的兩大痛點――推理能力不足和缺乏獨立做事能力,前者在近一年已顯著改善,但后者仍未解決?!按竽P腿鄙佟趾湍_’,不會使用工具,不能直接‘干活’。AI發展如果停留在大模型階段,只能成為玩具,而非生產力工具?!彼裕按竽P瓦M化到智能體是必然的?!敝悄荏w才是解決之道。它能夠理解目標、規劃任務、調用工具、具備記憶,實現從需求到結果的完整交付。其核心在于使用工具的能力和利用大模型進行復雜任務規劃的能力。
同時,在會上周鴻t揭示了智能體演進的清晰路徑:
――L1聊天助手,本質上是聊天工具,擅長提建議或提供情感陪伴,屬于“玩具級”智能體,比如GPTs
――L2低代碼工作流智能體,已經從“玩具”進化為“工具”,但必須由人類來設置流程,AI來執行任務,人再通過操作工具提高生產效率
――L3推理型智能體,已能實現AI自主規劃完成任務,像是人類制造了一個在某個領域有專業特長的員工,他們單兵作戰的能力很強,可以看作一位領域專家。但受限于技術框架,面對跨領域復雜問題時,仍會因缺乏協同規劃能力而陷入瓶頸,無法實現多層級思考下的全局優化。
――L4多智能體蜂群:納米AI實現的革命性突破――多個專家智能體可像搭積木一樣靈活“拉群組隊”、多層嵌套、分工協作。其性能表現出色,可連續執行1000步的復雜任務,消耗Token在 500 萬 - 3000 萬,任務成功率高達95.4% 。
納米AI采用首創的“多智能體蜂群協作空間”技術,實現了智能體間的記憶共享,解決了“協同困境”,確保任務規劃、協同執行、自我迭代的高效統一。其平臺已匯聚超5萬個L3智能體,用戶通過自然語言即可搭建自己的“Manus”(指代L3智能體)。在蜂群框架下,這些智能體組成目標一致、步調一致的L4團隊,能完成如“一句話生成10分鐘電影級大片”的超長復雜任務,效率從過去的2小時縮短至驚人的20分鐘。
為讓更多企業享受到智能體紅利,360集團于近日發布并上線了 “智能體工廠”,企業無需編程基礎,即可通過自然語言定制專屬 L3 智能體,旨在讓每個企業都打造自己的Manus,不僅如此,還能組合成 L4 級多智能體蜂群團隊。
在網絡安全領域,智能體對網絡安全正逐漸形成顛覆性影響。周鴻t表示,當前企業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安全運營專家稀缺且培養周期長;另一方面,“智能體黑客” 的出現使攻防對抗進入 “機器對機器” 的新階段 ―― 單個黑客可操控上百個智能體黑客,批量發起自動化攻擊,加劇網絡戰風險。
對此,360 推出的安全智能體成為破局關鍵。周鴻t表示,安全智能體基于安全大模型這顆“大腦”,為其增添了“手和腳”,尤其是L4多智能體蜂群,可實現對人類高級安全專家能力的復刻,是安全能力的質的突破。360作為“第一家用智能體驅動安全的公司”,正推動全線產品智能體化,致力于用安全智能體重塑數字安全。
正如周鴻t總結:“安全是數字化的底座,AI是數字化的頂峰。360將繼續堅持‘安全+AI’雙主線發展,用安全守護時代,用AI定義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