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前,國務院發布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意見。意見明確,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人工智能指數,Wind
中國信通院撰文指出,人工智能在技術創新與商業應用的雙輪驅動下,加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形成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人工智能技術產業體系,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性能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算法創新加快迭代演進,各類智能產品和服務創新活躍,具備了良好的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基礎。
針對此次《意見》的發布,中國信通院認為此舉明確了系統推進“人工智能+”的總體要求,分2027年、2030年、2035年三階段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系統布局“人工智能+”6大重點行動和8大基礎支撐能力,必將加速我國“人工智能+”蓬勃發展,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的產業體系完備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海量數據資源優勢、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向國家智能優勢轉化。
神州控股(00861.HK)等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先發優勢的企業在接受環球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意見》的發布明確了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將形成重大利好”。
中郵證券則在發布的研報中指出,《意見》的發布及對應舉措的落地,對AI產業而言,有望解決“算力貴、數據缺、模型難用”的痛點,推動產業從“技術探索”向“規模化落地”轉型,全面迎來AI大時代。
山西證券也發布研報認為,《意見》在強調AI應用場景化落地的同時兼顧模型、數據、算力等環節,為AI在多個場景落地提供政策引導,其中,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領域,《意見》專門針對工業和農業場景的智能化轉型和升級提供政策指導,包括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推進工業供應鏈智能協同、發展智能農機等智能裝備、強化農機農具智能化管理等。
山西證券還特別提到,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領域,《意見》聚焦AI在教育全過程、輔助診療、健康管理、醫保服務等場景的應用;“人工智能+”行動意見從頂層定調推動AI應用落地,并首次提出量化目標,同時兼顧模型、算力等環節,將推動國內AI產業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