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2 日消息,科技媒體 techspot 昨日(9 月 1 日)發(fā)布博文,報道稱的下一代太空居住技術,正從簡陋的“錫罐”(tin can)式艙體向兼顧安全性與舒適性的設計轉型。
該媒體指出隨著國際空間站(耗資千億美元建造)將于 2030 年退役,商業(yè)公司與航天機構正加速研發(fā)新一代太空棲息地。
設計理念從純粹功能主義轉向兼顧輻射防護、心理舒適與視覺美感,目的是為宇航員和未來太空游客提供超越生存需求的居住體驗。
Max Space 公司最新公布其解決方案,聚焦“最小發(fā)射質量,最大居住空間”原則,采用復合合成材料制造的充氣式艙體,強度重量比傳統(tǒng)鋁鋼材質提升 50%。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公司設計的“Alpha”模塊在發(fā)射時僅兩個行李箱大小,太空展開后達 20 立方米容積,可容納三人并配置多層實驗室空間。該技術已通過 NASA 飛行測試,首艙計劃 2026 年 10 月由 SpaceX 送入軌道。
另一家研究公司 The Aurelia Institute 設想開發(fā)六邊形自組裝瓷磚構成的網(wǎng)格穹頂,2026 年將向國際空間站發(fā)射測試單元(微波爐尺寸)。
除了上述企業(yè)外,加州企業(yè) Vast 設計的空間站包含 3.5 英尺穹頂觀景窗,可以讓乘客自然俯瞰地球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