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該方案自2025年7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7月27日。
方案提出,為堅持模型驅動,強化智腦賦能,加快構建具身智能全鏈條技術自主創新體系,將重點支持感知決策、運動控制、具身語料、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攻關,按照核定項目總投資,給予最高30%且不超過5000萬元支持。
在具身語料技術方面,依托市級語料平臺,聯合多方開展語料共性技術攻關與大規模語料庫建設,開發語料工具鏈,構建高質量具身數據集與完整技術體系。對購買語料服務產品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年的語料券支持。
另外,方案指出,面向具身智能發展共性需求,整合上海市資源,建設算力、實訓場、中試、投資、租賃五大平臺,夯實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基礎底座。對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按照核定項目總投資,給予最高50%且不超過2000萬元支持。優化市級智能算力公共服務平臺和市級智能算力資源統籌調度平臺,統籌上海市現有智算資源,加強算力資源調度與管理,對達到一定算力租用規模的具身智能企業給予最高4000萬元/年的算力券支持。立足上海市行業優勢,以物流裝配、工業制造、商業零售、醫療康養、家政服務等領域為牽引,開展場景征集與任務揭榜,探索具身智能應用新業態,對產業創新融合示范應用項目,按照核定項目總投資,給予最高20%且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
該方案還強化開源創新,搭建模型、數據、算法、操作系統、工具鏈等全要素開源體系。支持開源模型和工具入駐,向科研機構、中小企業及開發者等各類主體提供標準化、低門檻的公共服務。對開源社區、開源產品,按規定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探索構建具身智能標準體系,重點圍繞數據語料、場景應用、中試評估等加快標準研制和供給。支持上海市企業參與各類標準研制修訂,不斷擴大行業影響力,對于主導標準制修訂項目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支持。
]]>
IT之家從官方介紹獲悉,這是全國首例“北斗時空智能 + 電動自行車”創新應用場景。該項目由株洲市北斗產業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千尋時空網絡(湖南)有限公司聯合運營。首批 5000 輛共享電單車即日陸續投放至株洲核心城區,計劃年內累計投放 1 萬輛。
此次在株洲落地的北斗共享電動自行車項目,將北斗精準時空能力深入到電動自行車的硬件升級、平臺應用、管理監控的全生命周期,實現對車輛騎行行為的實時監控、電子圍欄的精準入框、運行數據的全過程管理等維度進行技術方案升級,并創新城市共享出行管理運營新模式。
在株洲主城區的天元區、蘆淞區、石峰區、荷塘區等核心區域,市民打開“北斗千行”小程序,即可精準查找并解鎖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共享電動自行車,騎行結束后,在停車點位落鎖停車,實現精準停放、安全駕駛、預警提示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