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阿里和美團放出了大量大額外賣紅包券,全國人民都在瘋狂點外賣,致使美團App一度陷入癱瘓。另一邊,新茶飲品牌“爆單”,店員直呼“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資本市場上,受大量訂單刺激,五大新茶飲品牌7月7日單日市值增長達175億港元。外賣平臺美團單日市值蒸發110億港元。
外賣平臺殺瘋了
外賣平臺的“紅黃”大戰暫告一段落后,2025年下半年的第一周,新一輪的外賣大戰,在猝不及防間突然開打。
7月5日晚間,阿里和美團放出了大量大額外賣紅包券,其中包括“滿25減24”、“滿15減15”等多張無門檻外賣券。在“閃購”平臺上,淘寶推出了新人專享的“滿18減18”紅包。
周末、酷暑兩大“利好”的助攻,讓阿里、美團訂單暴增。7月7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淘寶閃購日訂單超過8000萬,非餐飲訂單超過1300萬單。美團于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晚23時左右,美團即時零售單量突破1.2億單,餐飲訂單更是超過1億單。
淘寶閃購是2025年5月2日上線的,自上線后其訂單量持續猛增。短短3日,淘寶閃購日訂單數超過1000萬單,至5月底增值超4000萬單,6月底超過6000萬單。新一輪外賣大戰開打后短短幾日,淘寶閃購日訂單數已超過8000萬單。
訂單猛增的背后是淘寶閃購的“大撒幣”。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將在12個月內直補消費者及商家500億元,通過發放大額紅包、免單卡、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給消費者帶來優惠、便捷的服務和體驗。同時,給商家店鋪上線店鋪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等優惠。
本輪外賣平臺大戰,淘寶閃購將矛頭對準美團。
在2025年上半年,京東上線外賣業務,也將矛頭也指向了美團。4月21日,京東發布《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美團發布《關于已辟謠謠言被某平臺再度利用的說明》,直接挑起“二選一”的爭議。
到6月18日的京東媒體開放日上,京東宣布外賣日訂單量突破了2500萬單,品質餐飲門店入駐超過150萬家,全職外賣騎手規模超過了12萬人。面對京東的沖擊,美團王興公開回應,“將不惜代價贏得競爭”。
“紅黃藍”外賣大戰的情形,似乎似曾相識。2015年,美團與餓了么、口碑、百度外賣正面硬剛,發起肉搏戰。當年都給予了用戶大幅優惠。餓了么為了承擔高額的燒錢競爭,引入了被美團拒絕的阿里巴巴的投資,并于2017年被阿里全資收購。
最終,差距被越拉越大的口碑和百度外賣選擇了放棄抵抗,最終外賣市場的競爭形成了美團和餓了么雙雄爭霸的局面。
十年后,京東以“鯰魚”之姿進入外賣市場,直面美團的競爭。淘寶閃購的加入,讓新一輪外賣大戰再次成為“三國殺”。
新茶飲玩家贏麻了
外賣平臺的新一輪大戰,讓新茶飲品牌們贏麻了。
在阿里、美團大戰開打后,消費者們熬夜點外賣、點奶茶。海量用戶涌入各大App,美團App因“用戶下單量突破歷史峰值,觸發服務器限流保護”而一度陷入癱瘓。
新茶飲品牌們則紛紛爆單。紅星新聞報道稱,有店長自稱其門店預約超過了3000單,一天把半年的庫存都清完了。齊魯晚報援引古茗某店員的說法稱,“現在點單幾個小時也做不出來,不論是線上外賣還是線下單,都要等。”
資本市場上,五大新茶飲品牌的表現遠遠跑贏大盤。茶百道收漲11.04%,總市值157.52億港元。單日單日市值增長15.67億港元。蜜雪冰城收漲5.74%,總市值達到2063.2億港元。單日市值增長112.1億港元。奈雪的茶收漲3.95%,總市值26.98億港元。單日市值增長超1億港元,滬上阿姨收漲5.68%,總市值148.65億港元,單日市值增長8億港元。古茗收漲6.15%,總市值656.38億港元,單日市值增長38億港元。
粗算下來,五大新茶飲品牌,單日市值累計增長達175億港元。相當于單日增長了一個茶百道。
海量的訂單也讓外賣小哥賺得盆滿缽滿。有外賣員稱自己一天送了127單,賺了1700多元,即使是40度的天也不舍得休息。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的2024年,新茶飲品牌中除了蜜雪冰城、古茗外,多數玩家的日子并不好過。
如奈雪的茶2024年營收下降4.7%,經調整凈利潤由2023年的盈利2090萬元變為2024年的虧損9.19億元。茶百道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13.8%,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58.55%。滬上阿姨2024年營收下降1.9%,單店每日GMV下滑12.1%,歸母凈利潤也下降了15.2%。
不知此番新外賣大戰,是否會將一眾新茶飲品牌拖出業績虧損、下滑泥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