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潮:全齡覆蓋掀起新消費風潮
AI玩具正迅速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在85后、90后父母眼中,它是“無屏幕教育神器”,能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英語互動、邏輯推理訓練,讓孩子在玩樂中收獲知識。京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AI玩具銷量環比激增6倍,同比增長超200%,展現出驚人的市場爆發力。
AI玩具的魅力遠不止于兒童。它已成為Z世代的“情感潮玩”和中老年群體的“貼心伙伴”。上班族張晴予表示,她的AI玩具是“懂我的知心朋友”,能排解孤獨、帶來歡笑。心理咨詢師張榮欣分析指出,AI玩具通過人性化設計重構代際關系,成為科技與人文深度融合的新型解決方案。如今,AI玩具已穩居店鋪的黃金C位,其市場定位從兒童擴展至全年齡段,在“618”等大促活動中屢創銷售奇跡。
市場的火熱前景也獲得了數據支撐。根據咨詢公司IMARC的預測,到2033年,全球AI玩具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181億美元躍升至60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約14%,為傳統玩具產業描繪出一片廣闊藍海。

東方IC
資本布局:多方協同共筑產業生態
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背后是技術成熟、市場需求與資本推動的三重合力。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五年玩具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增長,于2024年達到高峰。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AI玩具市場規模將增至29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850億元。
資本市場對AI玩具賽道熱情高漲。今年以來,近百家投資機構紛紛入局,眾多創業公司獲得多輪融資。企業布局上,跨界融合趨勢明顯。上市公司湯姆貓推出AI情感陪伴機器人,以自研垂直模型構建“硬件+內容+服務”生態閉環。國際市場上,美國AI玩具初創公司Bondu也于近日完成53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資本熱潮之下,是對“情緒價值”商業化的深度押注。AI玩具通過技術賦能實現價值升級,部分中高端產品毛利率甚至超過70%,遠超傳統玩具20%至30%的水平。行業競爭格局呈多元化,技術迭代和IP爭奪成為主導,傳統玩具巨頭如奧飛娛樂也在加速將AI技術融入自有IP,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
直面挑戰:破局同質化探尋升級路徑
盡管前景廣闊,但AI玩具行業也面臨同質化、技術深度和隱私安全等挑戰。部分產品設計趨同,交互體驗程式化,缺乏真正的情感溫度與個性化能力。東啟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AI工程師華東指出,AI玩具的競爭核心在于融合語音、視覺、觸覺的社交AI,實現環境感知與自然交互。
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是行業必須跨越的信任門檻。AI玩具收集的兒童聲紋、圖像等敏感信息,需要嚴格的數據保障機制。此外,未成年人過度依賴可能影響其社交能力發展,也引發了社會關注。
業內人士建議,破解同質化困局關鍵在于創新。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挖掘特定場景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并加強品牌建設。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認為,AI玩具的核心競爭力應聚焦于技術創新、內容創新、用戶體驗和品牌價值,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個性化產品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