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潛力巨大,增長動能強勁
寵物經濟的火熱首先體現在市場規模和資本表現上。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Wind寵物經濟指數年內累計上漲逾37%,成為A股市場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背后是持續井噴的市場需求。畢馬威中國報告顯示,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978億元飆升至2023年的59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5.4%,預計2025年將達到8114億元。而艾媒咨詢的預測更為樂觀,認為到2028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市場規模有望沖擊1.15萬億元。
“當前國內家庭寵物滲透率與發達市場相比仍有差距,未來寵物經濟的增長動能依然強勁。”寵物食品品牌“肉墊Rodin”創始人白天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品牌2024年全渠道銷售額已過億元,并保持每年30%的復合增長率。他認為,寵物主糧、醫療及清潔用品是當前核心板塊,而寵物保險、老齡化寵物醫養保健等則是未來極具潛力的新賽道。

東方IC
政策密集出臺,地方精準引導
在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地方政府也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機遇,紛紛以“有形之手”推動產業升級。
近期,江蘇無錫、安徽宿州、浙江等地相繼出臺政策,為寵物經濟“添柴加火”。無錫引導傳統企業轉型寵物用品研發,目標到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30億元;宿州則聚焦“雙招雙引”和科技創新;浙江更是發布意見,鼓勵利用AI大模型、物聯網等技術,大力發展寵物智能用品制造業,打響“浙江智造”品牌。業內人士表示,地方政府的精準布局與引導,已成為推動寵物產業開啟新一輪增長的必然趨勢。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跨界“爭寵”
面對這片藍海,眾多上市公司也紛紛入局,通過收購、設立子公司、戰略合作等方式,積極搶占賽道。
食品行業巨頭動作頻頻。鹵制品企業煌上煌斥資近5億元收購凍干食品企業,并將其技術應用于寵物食品領域;零食巨頭三只松鼠則先后設立兩家寵物食品子公司,孵化“金牌奶爸”等子品牌。生物科技企業同樣不甘示弱,金河生物投資設立子公司,并推出搭載自研寵物情感大模型的智能養寵App,探索“AI+寵物”的新模式。此外,得利斯也與相關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研發凍干寵物食品。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策、資本與市場的三重共振,中國寵物經濟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十年”。從基礎的衣食住行,到高端的健康醫療、智能情感陪伴,一個更加成熟、多元的寵物產業生態正在形成,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