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船研制單位――三點水新能源科技的董事長鄭天保表示,團隊借鑒軌道交通“從綠皮車到高鐵”的升級經驗,將“河豚蔚藍01”定位為水運領域的“高鐵”,其核心在于重構整個航運效率體系?!案哞F之所以能提速,不僅依靠車輛技術本身,更依托于標準化、智能化的車站協同系統。我們正是以此為理念,推動水運系統的整體升級?!?/p>
傳統充電模式下,船舶靠泊充電需5C8小時,而我國內河航運長期面臨泊位資源緊缺的制約――全國生產性泊位與船舶比例高達1U15,嚴重限制了港口吞吐能力。
鄭天保指出:“換電模式能大幅縮短補能時間,有效緩解泊位緊張,減輕用戶的續航焦慮。”“河豚蔚藍01”采用的PACK換電系統,單塊430kWh標準化電池更換僅需5分鐘,整船6塊電池全程換電控制在30分鐘以內,從而將單日泊位服務能力從原來的6C8艘提升至12艘以上。
“河豚蔚藍01”還引入高鐵“車―站―軌―云”智能化協同理念,首次構建起內河航運“貨―船―岸―云”一體化系統。該船專為合肥至蕪湖定點貨運場景開發,旨在為新一代智能航運系統建立技術范本。
作為填補全球空白的關鍵技術,“船―車―儲”共享標準化電池包體系已申請370余項專利。該船也是全球首次在船舶動力中應用車規級電機,實測效率突破97%,結合標準化艙室設計,實現了動力系統的全面升級。
在通用兼容性方面,該技術基于成熟的車用電池平臺實現軟硬件標準化,并通過23項船舶特殊環境適配技術認證,使同一電池包可兼容船舶、港口重卡、AGV叉車及儲能設備等多種場景。自主研發的電池管理系統具備多場景自動識別與模式切換能力,并已完成鹽霧、振動、溫變等極端環境測試。
在安全性能方面,“船―車―儲”共享電池包實現雙重突破:主動安全層創新開發了電池AI熱失控算法模型,被動安全層則全球首創電芯級高溫抑制技術。此外,團隊還獨創船舶柔性供電系統,成功攻克換電瞬時失電與行駛過程中電池消防等行業技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