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雙11市場規模穩增提質,平臺競爭多元分化
全網銷售額破萬億增速放緩,質效雙升成核心增長亮點
2025年雙11的市場規模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截至11月11日,艾瑞咨詢電商監測數據顯示,雙11期間測算全網零售額近1.8萬億元,同比增長超10%。這一數字相比2009年首屆雙11的5200萬元,15年間增長了約3.5萬倍,充分展現了中國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活力。
從增長趨勢來看,2025年雙11呈現出幾個顯著特點:
首先是增速放緩但質量提升。雖然10%的增長率相比早期動輒100%以上的增速有所下降,但這反映出市場正從高速增長期進入成熟期。更重要的是,這種增長背后是消費結構的優化和消費品質的提升。
其次是促銷周期拉長帶來的銷售分散化。2025年各大平臺的促銷周期普遍在30天以上,其中京東的周期最長,達到37天。這種"馬拉松式"的促銷模式使得銷售高峰不再集中在11月11日當天,而是分散在整個促銷期內,有效緩解了物流壓力,提升了用戶體驗。
第三是平臺發展模式呈現差異化亮點。淘天以淘寶閃購為核心新抓手,精準對接消費者即時性、高性價比購物需求,憑借豐富的爆品供給與高效轉化鏈路,戰報顯示其單量實現顯著增長;京東依托超級供應鏈優勢,深化線上線下協同布局,通過倉儲物流一體化、門店與電商渠道互通等舉措,既提升了履約效率與用戶體驗,更實現了行業首位的增速;拼多多則聚焦極致性價比與產業帶直連,以C2M模式打通農產品上行與工廠直供鏈路,疊加百億補貼與社交拼團玩法,持續鞏固下沉市場優勢的同時,推動剛需品類銷量穩步攀升,各平臺均依托自身核心基因,走出了差異化競爭路徑。
平臺整體市場份額穩定,細分品類與用戶群體爭奪趨于白熱化
艾瑞數據顯示:2025雙11,淘天以39%的占比排名首位,服飾品類優勢明顯;京東以25%占比排名第二,整體份額持續提升,并在3C數碼、家用電器等行業占比份額持續位居首位,優勢難以撼動;抖音以14%的占比體現直播與貨架業務的協同增長;拼多多以8%的占比在低價市場、農產品領域維持滲透。

用戶增長層面,各平臺也呈現差異化擴張態勢。根據CTR星漢移動用戶分析系統監測,2025年雙11期間,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五大典型電商APP累計活躍用戶數較2024年同期普遍增長。其中京東表現最為突出,累計用戶同比增幅達24.7%。

整體而言,雙11已從“規模狂歡”轉向“生態與細分能力的綜合較量”,頭部平臺鞏固基本盤,新興平臺在差異化賽道搶占增量,行業馬太效應與細分機會并存,未來競爭將更聚焦全鏈路用戶體驗與生態邊界拓展。
2025年雙11消費行為轉向理性,品類競爭分化、新興消費趨勢崛起
品類競爭呈差異化格局
在不同品類中,各平臺的市場地位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特征:
3C數碼品類:京東線上銷售占比超6成,行業競爭加劇

京東在3C數碼線上銷售額占比達60%,憑借其在正品保障、售后服務、物流速度等方面的優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拼多多及天貓雖然份額不及京東但在營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抖音等平臺在該品類的份額相對較小但增長較快。
家電品類:京東占比居行業首位,大小家電占比分別超6成和4成

京東在家電品類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大家電和高端家電方面優勢明顯。天貓憑借品牌資源和營銷能力占據一定份額。抖音、拼多多等平臺在小家電和生活電器方面增長較快。
服飾品類:京東取得突破,增速行業領先

淘寶/天貓在服飾品類的占比居行業首位,同時增速達16%,整體表現穩健;抖音依托內容電商的獨特優勢,同步實現21%的增速,持續鞏固市場份額;京東則在服飾品類取得新的突破,銷售額增速攀升至30%,大幅跑贏行業平均水平。
日用百貨:京東、拼多多、抖音增速排名前三

京東日用百貨雙11同比增速29%,憑供應鏈與品質信任領跑行業;拼多多以低價策略+下沉市場滲透構建差異化優勢;抖音電商靠“內容+貨架”雙輪驅動,借種草場景創新與直接優惠,在日用百貨品類穩步拓展、增長亮眼,賽道呈現多元向好的競爭格局。
智能化等五大新興消費趨勢崛起,推動市場需求結構升級
通過對2025年雙11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新興消費趨勢:

這些趨勢不僅折射出消費者需求的迭代,更彰顯了行業創新與市場生態的進化:智能化消費成主流,AI深度滲透家電與數碼領域,智能設備銷量激增;健康消費持續升溫,健康空調、凈水設備、保健品等成交大幅增長;情緒價值驅動潮玩、國潮服飾、非遺文創等新興品類銷量提升;個性化定制需求增長,Z世代推動C2M模式普及,消費者追求專屬化產品;即時零售消費成增長新勢力,生鮮果蔬、日用百貨等借由“線上下單、30分鐘配送”模式快速滲透市場,消費者對即時性、便利性的需求推動該行業規模大幅擴張。
2025年雙11平臺以AI、營銷、體驗三重創新,推動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
AI全面滲透的雙11
2025年雙11期間,各大平臺在AI方面的投入和應用達到了新高度:

2025年雙11,AI技術在商家運營選品營銷、用戶消費決策及物流履約全鏈路多場景深度滲透,憑借數據驅動的精準性助力商家大幅降本提效,同時為消費者打造更流暢的購物體驗,不僅彰顯電商行業智能化競爭新高度,更以全鏈路數智化實踐重塑運營邏輯,清晰勾勒出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趨勢。
營銷方式上玩法簡化,直降獲好評、直播多創新的雙11
2025年雙11期間,營銷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

2025年雙11營銷變革聚焦“用戶體驗優化+運營效率提升”雙核心,平臺玩法徹底告別復雜湊單,全面轉向“極簡直降”的透明化模式;直播賽道創新迭出,京東比價直播以“全網價格透明化”強勢突圍;社交營銷、跨界合作多元協同,技術賦能下的全鏈路營銷創新,正深度重塑消費者決策路徑與品牌增長邏輯的雙向價值鏈路。
用戶體驗全鏈路優化的雙11
各大平臺在2025年雙11期間都將提升用戶體驗作為核心目標:

2025年雙11各平臺從界面、服務、物流到客服全鏈路發力,以極簡設計、權益保障、時效升級、智能響應重塑用戶體驗,將“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落地為消費全流程的可感知優化,既提升了用戶滿意度,也為平臺增長筑牢根基。
而這些全鏈路服務的優化成效,在用戶對暖心服務的實際感知中得到了精準印證:根據每日經濟新聞《雙11收官消費滿意度調研》數據,物流履約成為用戶信任的核心基石――高達57.1%的消費者將“京東快遞物流穩定有保障,大促期間服務質量不打折”列為最暖心服務,另有54.5%的消費者對“京東快遞小哥送貨上門、態度貼心”的場景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會員專屬權益(如京東PLUS會員價保)以48.8%的好評占比獲得近半數消費者認可,“180天只換不修”等售后保障服務也讓32.6%的消費者倍感安心。這種“物流履約+會員權益+售后保障”的服務組合,從購物全周期為消費者構筑起“無憂購物”的心理安全網,進一步夯實了平臺的用戶信任護城河。

從這些服務細節中,我們能清晰窺見中國電商行業的進化軌跡――它不再僅以促銷規模論英雄,而是通過全鏈路體驗升級、用戶信任深度構建,完成了從“流量驅動”到“價值驅動”的關鍵跨越。這種轉變,正是行業從野蠻生長邁入成熟發展階段的生動縮影,也為我們理解電商未來的發展邏輯提供了絕佳樣本。
2025年雙11,不僅是一場購物狂歡,更是中國電商行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標志著行業正式從規模擴張的粗放式增長,轉向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精細化發展階段。在此進程中,唯有順應趨勢、勇于創新且注重用戶價值的企業,方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整個行業也將在良性迭代中實現更高質量的躍遷。
展望未來,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廣闊。技術迭代的持續賦能、消費需求的多元升級、商業模式的創新突破,將持續為行業注入活力。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個十年,電商行業將在數智化、生態化的浪潮中書寫更精彩的篇章。
雙11的故事仍在續寫,讓我們共同期待電商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璀璨新篇!
法律聲明:
艾瑞承諾在數據收集、處理及發布過程中保持客觀和中立的立場。數據的最終解釋權歸艾瑞所有。
]]>雙11電商大戰提前打響,消費熱潮持續升溫并向品質化升級
雙11大促提前啟動且玩法簡化,用戶參與熱情高漲
電商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2025年雙11購物節戰幕較往年更早拉開。10月9日-10月15日,京東、淘寶/天貓、抖音等主流電商平臺陸續啟動促銷活動,較往年提前一個月開啟雙11狂歡,為消費者預留了更充足的購物時間。
從過往雙11購物經歷來看,用戶存在價格未達預期、精力投入多、滿減湊單等玩法復雜、先漲后降、虛假促銷等痛點,基于此,今年雙11各平臺“玩法簡化”,成功激活用戶消費熱情。

在優惠玩法上,各平臺紛紛摒棄復雜規則,采用直接讓利的方式吸引消費者。京東取消預售模式,主打“現貨直降”,同步推出開門紅滿5000減1000超級補貼券、平臺滿300減50券及京享紅包,還疊加國家補貼政策;淘寶/天貓取消湊單門檻,提供官方直降15%起的優惠,88VIP用戶可享大額消費券,預售商品定金可翻倍抵扣;抖音、快手等平臺也分別以“百億補貼+拼團+秒殺”、“主播爭霸賽+平臺10%補貼”等簡單直接的玩法,降低消費決策成本。這種“簡單直給”的促銷策略,不僅提升了購物體驗,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熱情,使今年雙11有望迎來更強勁的市場表現。

雙11熱度不減,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多平臺、跨品類購物成常態,消費向品質化升級
數據顯示,10月9日-10月25日期間,雙11購物節用戶日均獨立設備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848萬臺;日均總有效使用時間同比增加226億分鐘,用戶規模與使用粘性雙雙提升。同時,雙11購物節輿論聲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9萬次,圍繞“雙11大獎”、“酷玩”、“禮遇”等話題的討論形成現象級傳播,進一步帶動用戶參與度。

從消費動機來看,今年雙11消費者需求呈現“務實剛需為基,升級消費為亮點”的特征。反映出消費者在滿足基礎需求的同時,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正不斷提升。

消費行為上,“跨平臺、跨品類”成為主流趨勢。單個消費者平均在3.7個平臺有過消費,京東、淘寶/天貓仍占據核心電商消費入口,拼多多、抖音、美團等平臺也分流部分用戶;品類選擇上,單個消費者平均計劃購買/購買過4.9類商品,服飾鞋靴、美妝個護、食品飲料生鮮構成基礎消費基本盤,家居用品、數碼產品、大小家電等品質消費品類需求持續增長,推動消費結構向高端化、多元化升級。

消費能力方面,雙11用戶支出顯著增長。數據顯示,消費者核心消費區間從日常的501-2000元擴展至雙11的1001-5000元,人均消費金額增加790元。近4成的用戶表示今年雙11花費較去年增多,品質替代與消費升級需求和活動規則簡化是推動支出增長的核心原因。

帶電品類熱度不減,京東線上銷售額位列第一
帶電品類:用戶對京東的偏好度顯著領先
數據顯示,在電腦、數碼、手機及大家電品類中,京東的虹吸效應尤為突出,消費者經多渠道對比后更傾向于選擇京東購買;小家電品類中,京東與淘寶/天貓共同成為消費者購買首選。這一數據充分印證了京東在3C數碼、家電領域的深厚市場根基與消費者信任度。長期以來,京東通過嚴格的正品管控體系實現商品溯源,依托自建物流網絡保障“極速配送”體驗,搭配專屬化的售后與價保服務,構建起全鏈路的消費信任壁壘,從而在多品類競爭中持續領跑,成為雙11期間消費者品質購物的核心選擇。

3C數碼:京東線上全渠道銷售額居首,細分品類增長強勁
3C數碼作為京東的優勢品類,今年雙11持續領跑行業。從品類需求來看,智能手機是消費者最青睞的3C數碼產品,計劃購買/已購買占比領先,無線耳機、智能穿戴、平板電腦等品類也保持高需求。從平臺表現來看,京東3C數碼線上銷售額占比達60%,遠超其他平臺,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細分品類中,AI設備、運動相機、設備配件、智能手表、平板電腦、便攜電源等產品銷量同比增長顯著,成為雙11熱門。消費者選擇京東購買3C數碼產品,主要源于對平臺實力的認可:44%用戶認為“京東正品有保障”,43%用戶信賴“商品品質”,42%用戶滿意“物流配送服務”,39%用戶認可“售后服務”,36%青睞用戶“完善的價保服務”。“正品+品質+服務”的組合優勢,讓京東成為3C數碼消費的“首選平臺”。

家用電器:品質消費升溫,大小家電雙增長
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升級,今年雙11家用電器品類需求旺盛,京東在該領域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大家電方面,干衣機、冰箱、中央空調等高端品類銷量同比分別增長較快,反映出消費者對家居舒適度的重視;小家電領域,果蔬清洗機、凈水器、軟水機等健康類、廚房效率類產品銷量實現翻倍,成為消費新熱點。
線上銷售數據顯示,京東在家用電器全渠道市場中占據重要份額,大小家電板塊規模均實現有效增長。消費者選擇京東購買家電,核心原因集中在“正品保障”、“物流配送服務更好”、“售后服務更有保障”以及“一站式上門安裝”。從購買到使用的全流程服務,為消費者解決了后顧之憂。


日用百貨與服裝飾品:雙11兩大品類需求旺盛,超半數消費者納入選購清單
用戶雙11消費規劃顯示,日用百貨與服裝飾品兩大品類的用戶消費需求呈現出持續高漲的態勢,超半數消費者已將這兩類品類納入自身的雙11選購清單,其中,有59%的消費者明確計劃在雙11期間選購日用百貨,64%的消費者計劃選購服裝飾品。
聚焦細分品類的市場表現,日用百貨中餐巾紙、烹飪湯鍋、被子等品類銷量同比增長尤為亮眼,而服裝飾品領域中,塑身衣、馬甲、毛呢外套等細分品類同樣表現出色,展現出消費者在日常用品和服飾穿搭方面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從各平臺表現來看,京東在日用百貨和服裝飾品兩大品類中突破效果最為顯著,日用百貨銷售額增速達36%,服裝飾品銷售額增速達30%,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今年雙11購物節,電商行業通過簡化玩法、讓利消費者,成功激活市場潛力,“跨平臺、跨品類”消費成為主流,消費結構向品質化升級趨勢顯著。從頭部平臺運營表現觀察,京東依托在商品供應鏈、物流履約及客戶服務領域的積累實現全品類業務協同增長,其3C數碼、家用電器兩大核心品類持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日用百貨、服裝飾品等品類同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為電商行業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有力參考。
展望未來,雙11將進一步圍繞“體驗優化、價值聚焦”深化發展,品類競爭將向高端化、智能化、健康化傾斜,全鏈路服務保障會成為平臺差異化關鍵;跨平臺整合與線上線下場景融合或成新趨勢,推動雙11從促銷節點向品質消費窗口轉變,持續為消費市場注入活力。
]]>618提前開戰,電商巨頭集體簡化玩法,直降補貼搶市場
電商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2025年618購物節戰幕較往年更早拉開。5月13日,京東、淘寶/天貓、抖音等主流平臺不約而同地啟動促銷活動,標志著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提前一個月拉開帷幕。與往年復雜的優惠規則不同,今年各大平臺紛紛簡化玩法,降低消費者參與門檻,為618消費盛況奠定基礎。京東主打“現貨直降”,補貼加碼;天貓首次取消湊單門檻,提供官方直降15%起的優惠;拼多多推出“每滿200減30”專場;抖音采用全平臺商品立減15%策略;快手則以指定商品滿減券、爆品秒殺和大牌官方加倍補貼吸引消費者。這種“簡單直給”的促銷策略,不僅提升了購物體驗,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熱情,使今年618有望迎來更強勁的市場表現。

618熱度不減,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多平臺、跨品類購物成常態,消費向品質化升級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13日-6月10日期間在線日均獨立設備數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用戶參與熱情高漲;同時日均總有效使用時間增加64億分鐘,用戶粘性提升明顯。在互聯網傳播方面,618購物節的輿論熱度持續攀升,整體聲量已達千萬量級。其中,京東618夏日歌會活動以及京東、淘寶、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成為輿論焦點,平臺推出的各類補貼政策和優惠活動內容更是引發了廣泛討論。

618購物節已經成為消費領域的標志性事件之一,消費者養成了在此期間入手優惠商品的消費習慣,消費也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生活用品囤積上,一是年度大件商品的品質消費升級上。

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不減。數據顯示,單個消費者平均跨2.9個平臺購物,人均購買3.5個以上商品類別,充分展現了全渠道消費的活躍態勢與跨品類購物的旺盛需求。在平臺選擇上,京東、淘寶天貓依然是消費者血拼的主戰場,形成"兩大巨頭領跑,多平臺分食"的激烈競爭格局。商品消費呈現"剛需打底,升級產品集中滿足"的特征:日用百貨和服裝飾品作為必囤和快消品類是消費首選,而家用電器、美妝個護、3C數碼等相對高價的品類則構成第二消費梯隊,展現出消費者在滿足剛需的同時,逐步向品質化、多元化消費升級的趨勢。

從消費規模來看,今年618購物節期間消費者的網購支出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核心消費區間由日常網購支出的501-2000元擴展至501-3000元,人均消費金額增加656元。調研數據顯示,近4成的受訪者表示其消費金額較去年618有所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在消費者持續追求生活品質的趨勢下,購物節規則的簡化和清晰讓消費者的消費決策更快速和集中。

618帶電品類銷售依舊穩步發力,京東全渠道帶電品類銷售額占比及增速位列第一,優勢持續擴大
畢業季助推3C數碼增長新高,京東全渠道3C數碼持續領跑
隨著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疊加618購物節進入沖刺階段,各電商品牌3C數碼品類銷量依然漲勢喜人。智能手機以顯著優勢成為618期間3C數碼品類中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京東3C數碼品類表現尤為亮眼,全渠道銷售額占比已達50%,同比增幅高達45%,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從京東3C數碼細分品類的銷售表現來看,運動相機和戶外電源等出行裝備的銷量同比增幅顯著,分別達到133%和113%,充分彰顯了年輕消費群體對"輕戶外"生活方式的熱切追求;XR設備和游戲機憑借沉浸式游戲體驗優勢,成為本屆高校畢業生的"解壓神器",銷量同比增漲超50%;與此同時,以智能手表為代表的智能設備市場表現也同樣亮眼,該品類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4%,其中智能手表更實現80%的同比增幅,反映出智能設備正加速滲透日常生活。
京東深耕3C數碼領域多年,已成功占據消費者購買3C數碼選擇京東的心智高地。其依托自建物流體系實現的極速配送體驗和貫穿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的"京東式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無憂購物體驗。這些差異化優勢共同構筑了京東在3C數碼領域難以撼動的競爭壁壘。

消費升級驅動家電品質轉型,京東618大小家電全渠道增長亮眼
在消費升級浪潮的持續推動下,中國家電市場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戰略轉型。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和消費理念不斷升級,今年618大促期間,各大電商品牌家用電器品類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618多重補貼、"以舊換新"政策和國家補貼的刺激下,京東大家電全渠道銷售額占比達53%,同比增幅達20%,小家電全渠道銷售額占比51%,銷量同比增長18%,實現領跑。

大家電方面,京東水洗烘套裝、中央空調、空氣源熱水器等提升生活品質的家電品類銷量同比增幅尤為顯著,充分印證了消費升級趨勢下,品質化、舒適性需求已成為家電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小家電品類中,多功能料理鍋、電子秤和果蔬清洗機、絞肉機、切片機等食物預處理小家電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速均超100%,反映消費者居家烹飪需求的釋放,以及對健康飲食、廚房效率提升的強烈訴求。
作為家電消費核心平臺,京東憑借完善的價保體系和豐富的家電品類矩陣持續贏得消費者青睞。調研顯示,39%的消費者因"京東價保服務完善"和"京東商品品類豐富,能找到我需要的"選擇在京東購買家電產品,這兩大優勢有效滿足了消費者對品質生活和購物保障的雙重需求。

大促期間囤貨經濟效應顯著,節日營銷打開禮贈場景,日用百貨消費增長穩中有升
用戶在大促期間集中囤貨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穩定模式,618大促作為年中消費盛事,已對家庭日常消費產生了顯著的虹吸效應。同時節日營銷正成為禮品消費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618購物熱情。
從消費數據來看,京東日百品類加速擴張,在該品類的競爭優勢正逐步確立。用戶調研也進一步揭示,物流配送效率高、商品品類豐富及庫存穩定是成就消費者選擇京東購買日百品類的核心原因。

從囤貨品類來看,低溫乳制品、輕食面、歐包、核桃油和橄欖油等健康食品類目,以及保溫袋、手動咖啡機、封口機等廚房用品均增長態勢明顯,體現了消費者對飲食健康化和居家烹飪體驗的日益重視;升降晾衣架、燙衣板等便捷家居產品,以及衣物收納、旅行收納等日用工具品類也在京東展現出強勁增長,彰顯了現代生活對高效空間利用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強快消屬性的抽紙品類在京東增長翻倍,這既體現了消費者對日常必需品的儲備意識,也反映出京東已成為基礎日用品的購買市場。
從節日經濟來看,今年京東618大促巧妙串聯520、端午節、兒童節等多個重要消費節點,在“情感消費升級”與“社交禮贈需求”的雙重加持下,呈現出鮮明的禮品經濟特征。520美妝個護領域呈現瘦身趨勢,瘦腿儀、足貼等美足產品銷量激增,反映消費者對局部塑形和便捷美體方式的青睞;端午節粽子、茶葉、海鮮等傳統民俗商品持續熱銷的同時,洋酒等高端禮品銷量同比攀升超70%,呈現“傳統+高端”并進節日消費態勢;兒童節親子消費市場展現出興趣導向、文化賦能的特征,民族樂器、棋牌桌游、手辦等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超80%,不僅反映新生代家長對孩子興趣的重視,更揭示出親子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季節性需求促使服裝飾品銷售增長,多元化競爭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作為典型的強季節性消費品類,服裝飾品在618大促期間呈現出清倉與上新并行的顯著特征,在炎炎夏日即將到來之前,各平臺借助618精準營銷,力求最大化季節性消費紅利。
京東618服裝飾品品類銷量同比增長穩健攀升,已推動京東由3C家電主導向全品類均衡發展的平臺生態轉型。夏季持續高溫與強紫外線天氣推動防曬衣、T恤及吊帶背心等應季服飾銷量激增,其中防曬衣品類同比增長達274%。與此同時,品牌反季促銷策略成效顯著,帶動羊絨衫、毛呢外套等冬裝品類在京東平臺的銷量的增長。暑期旅游消費熱潮下,海灘度假、音樂節等場景需求推動京東彩寶飾品銷量同比增長263%,漢服等特色服飾品類更實現283%的驚人增長,展現出差異化產品的強勁市場潛力。
消費者調研顯示,京東平臺在服裝飾品領域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透明化的優惠促銷政策以及豐富齊全的品類型號共同構成了用戶選擇京東購買服飾類商品的關鍵決策因素。

綜上所述,今年618購物節依然延續往年的火爆態勢,期間京東展現出了全品類協同增長勢頭。在以3C數碼、家用電器等核心品類持續領跑的同時,京東成功打破行業壁壘,推動日用百貨、服裝飾品等品類實現結構性突破。通過創新營銷策略與精準用戶觸達,京東不僅強化了節日消費場景的情感聯結,更進一步完善了‘多品類共振’的零售生態體系,持續夯實平臺在供應鏈效率與用戶體驗上的競爭優勢。
]]>
小紅書
鳳凰網科技訊 3月31日,rest of world發文,小紅書在意外吸引了數百萬“TikTok難民”后,開始調整其海外戰略。然而,努力留住更廣泛的全球用戶群體并從中獲利,可能會使它受到與TikTok同樣的審查。
在增加了應用內英文翻譯和雙語字幕功能后,小紅書最近在香港開設了辦事處,并在其官方領英賬號上發布了一個位于香港的全球業務發展職位。本月早些時候,小紅書還為中國大陸商家推出了一項全球電子商務試點計劃,初期目標市場是美國、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
咨詢公司Wavelet Strategy的創始人Ivy Yang表示:“小紅書的戰略轉變表明,它開始認真對待中國以外的市場。”雖然該公司一直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場,但“TikTok難民現象可能使這種轉變成為必須,而不再是可以擱置的事情”。
由于擔心TikTok被禁,1月份全球用戶意外激增,這可能會給小紅書帶來意外之財。但專家和商家告訴rest of world,要與西方社交媒體應用競爭,小紅書必須留住這些用戶,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功能,并明確其海外業務戰略。
Ivy Yang表示:“小紅書的商業成功取決于它能否通過成功移植其獨特的內容、社區和商業相結合的模式(這是美國現有社交媒體平臺無法復制的),將用戶最初的好奇心轉化為持久的參與度。”
但分析師和商家對小紅書在西方的商業前景持懷疑態度,因為最近幾周它在留住海外用戶方面遇到了困難。市場情報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該平臺在美國的日活躍用戶平均為80萬,較1月130萬的峰值大幅下降,但仍比2024年12月增長了114%。
小紅書在非西方國家的受歡迎程度也有所上升。在1月13日至1月21日這一周,該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和谷歌應用商店的排名都進入了前十。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3月,小紅書中國以外的全球日活躍用戶降至610 萬,低于1月800萬的高點,但比2024年12月增長了28%。
不過,與TikTok和Instagram的每日用戶數量相比,這仍然只是很小一部分。
獨立電子商務分析師若扎斯?卡齊烏克納斯表示:“小紅書在西方的用戶太少,無法啟動電子商務渠道。它需要制定出一種增長戰略,而不僅僅是在TikTok從應用商店消失時吸引一次性的關注。”
然而,一些美國用戶仍然看好小紅書。來自印第安納州的23歲大學生特里分享面向中國用戶的帶有字幕的美國生活視頻。她在臉書上奮斗了多年,只有大約3000名粉絲,而在小紅書上,她很快就獲得了超過7.3萬名粉絲。
特里告訴rest of world:“我現在除了小紅書,不使用任何其他社交媒體。”她說,她已經收到了中國化妝品和服裝品牌的合作邀請,但需要先通過小紅書的認證程序。
為了解鎖變現功能,該平臺要求用戶上傳一張自己的照片,照片中需露出完整面部,并手持護照以展示照片頁。如果她通過認證,特里計劃加入小紅書的蒲公英計劃,這是小紅書長期以來的一項計劃,旨在將網紅與品牌聯系起來實現變現。已有超過40萬名主要是中國的內容創作者加入了蒲公英平臺,粉絲數量超過1000的用戶可以加入。
然而,直播和開設網店等功能仍然需要中國身份證。一名從事國際業務的小紅書工作人員告訴rest of world,外國網紅如果沒有中國銀行賬戶,就無法提取傭金。但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可以通過與海外營銷機構合作來收款”。
Ivy Yang說,小紅書需要迅速解決這些障礙,因為電子商務可以幫助該平臺脫穎而出。中國的每一個主要社交平臺都提供在線購物功能,也就是所謂的“購物娛樂”或“社交電商”。但這一趨勢在西方的普及相對較慢。
楊說:“與主要靠廣告賺錢的TikTok和Meta旗下的平臺不同,小紅書的優勢在于其整合的電子商務。……他們的跨境電子商務試點計劃必須簡化這些功能,以創造一種無縫的從內容到商業的體驗。”
根據一份官方聲明,3月10日,該公司推出了一項海外電子商務計劃,將為在線交易、出口和跨境支付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珠寶品牌Aris Jewelry的創始人Aris Xiong表示,小紅書為海外用戶提供的電子商務功能需要大幅改進。她說直播功能效果不佳,因為她的直播主要面向中國大陸用戶,而不是她的北美目標受眾,而且沒有付費選項來調整受眾范圍。
但如果小紅書加大努力,將業務拓展到海外華人社群之外,它可能會像TikTok一樣,引起美國政府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