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現場,學而思展臺中央T4旗艦款學習機前圍滿了體驗者,也是最受“小體驗官”們青睞的展臺之一。
據了解,這款T4旗艦版學習機像是一個被雙核大模型重塑的“AI家教”。它基于學而思自研的九章大模型以及DeepSeek大模型,通過自然語言理解、語義推理與知識圖譜聯動,構建智能學習系統。如學生輸入“如何理解二次函數圖像”問題時,系統會通過動態圖譜拆解數形關系,還會反向追問:“如果頂點坐標變化,圖像會怎樣移動?”,推動學生從“被動做題”走向“主動構建知識”。
此外,T4 旗艦版學習機在內容儲備上極為豐富,課程總量達1600萬分鐘,還新增了大量真題和題目,構建起龐大的知識資源庫。它還合作了小托福考試,引入RAZ、5?3、萬唯等權威教育資源,實現學練無縫銜接。硬件方面,采用13.2英寸護眼高清大屏、旗艦級芯片組等高配組合,結合 AI技術實現語音交互、圖文批注等體驗,全面適配學生日常學習場景。同時,學習機還搭載了包括 AI作文助手、AI聽寫等AI工具,為學生提供完整智能學習閉環。
機器人無疑是本屆展會“最忙”的員工,在學而思展臺也不例外。
幸運糖果隨機搖中相同色塊即可獲取美味糖果,分揀機器人靈活分揀彩色積木,手眼挑戰鍛煉反應速度,三組趣味機器人展現工程思維與編程控制力。作為樂高教育的戰略合作伙伴,學而思將“樂高教具”與“5E+2教學法”融入課堂,通過“搭建+編程”全流程設計,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獨立解決問題、創造力等多項能力。現場掃碼預約體驗課的家長絡繹不絕,有家長直言:“孩子為調試機器人反復驗證邏輯,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分數更重要。”
“歡迎回家!”隨著孩子手持自制ID卡靠近感應區,AI攝像頭立即觸發了語音播報,還配有燈光漸變,引來了一輪又一輪的體驗者。這套由Scratch編程控制的智能家居沙盒,直觀呈現了視覺識別、語音交互、設備聯動的技術邏輯。
更吸引人的是全息編程精靈,孩子們在Coze平臺拖拽代碼模塊,屏幕上的“李白”數字人隨即吟誦對應詩詞。據參展教師介紹,目前學而思網校依托自研的AI輔學系統與云端實驗沙盒平臺,形成“直播課堂+智能測評+成長檔案”的完整教學閉環。
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九章愛學APP的“虛擬雙師”引發了圍觀。面對一道初中幾何題,“小思”老師以連續提問引導思路,“小智”老師同步拆解輔助線作法。
據了解,這款APP是學而思基于自研的九章大模型打造的全學科智能學習的平臺,將大語言模型與知識圖譜等技術深度融合,支持語義級解題推理。目前九章愛學APP已在全國50余所學校進行應用。
如今,從學習機的“小思AI”到九章大模型支撐的全場景應用,學而思已實現在“到店、到家、進校”等全場景滲透,這種“好內容+好AI”的模式,正突破教育領域“個性化、高質量、大規模”難以兼顧的“不可能三角”。以技術創新拓寬教育邊界,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智能時代獲得適配自身的成長路徑,不斷探索教育與科技融合的無限可能。
采訪中,她還向記者分享了一個來自大山的故事,是貴州畢節的一位叫吳雨霏的小朋友寫的一篇作文:“爺爺說他們以前上課的時候要翻三座山。我給他說我們的學習機里面有古詩動畫,有星空大廈,爺爺皺紋里落滿了星光,乖乖要當科學家,未來給山里的娃娃也報小老師。學習機課上,我悄悄在日記本上畫了一個設計圖,等我長大了,我要發明能說苗語的學習機,讓山那邊的阿弟阿妹也能牽著螢火蟲走出大山。”
據了解,這是學而思學習機在去年開展的“手拉手”公益行動項目,目標是希望能夠給 100 所鄉村學校去送去學習機,希望既能幫到鄉村學校的老師,同時也在學校當中幫助到更多的學生,到目前為止,已經覆蓋到了 43 所學校,大概 14000 多名學生。
最后,位晨總結道:“科技只是工具,最終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AI 賦能的這代孩子,一定能構建超越我們想象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