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向集約化大規模生產系統的演變,使豬更容易暴露在環境性、生理性和社會性應激源之下。應激對豬的健康、福利和生產效率都有不利的影響。應激會降低豬的食欲和采食量,并增加能量和營養物質的損耗,還會增加豬對傳染病的易感性,并降低經濟效益。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利用毛發樣本來篩選導致豬對各種應激源作出有利反應的基因,這些應激包括斷奶、運輸、混群以及疾病。這一研究致力于生產出抗應激能力更強的豬,從而提高生產力。
該項目的負責人Jack Dekkers 說,應激會導致應激激素和抗應激激素的產生,如皮質醇和脫氫表雄酮。這些激素會沉積在毛發中,這有點類似樹樁的年輪。研究樹樁的年輪可以獲得該樹的歷史信息。研究毛發樣本中皮質醇和脫氫異表酮的濃度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該個體所經歷的應激水平以及它對這些應激的反應。
“高水平的皮質醇表明了急性應激反應,這被高水平的脫氫表雄酮所抵消,脫氫表雄酮反映了抗應激的能力。毛發中的皮質醇:脫氫表雄酮之比更低的豬,可以更好地面對應激。” 其中的遺傳機制正在研究中。
相比于其他樣本的采樣方式,采集毛發樣本不需要介入豬只體內,對豬造成的應激也最小。因此使用毛發樣本評估豬應激水平,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