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頭商品豬,在即將屠宰之前死掉,我們此前所投入的所有時間、精力和金錢在最后一刻化為烏有。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而且這種死亡損失又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那么因銷售運輸造成的死亡比例到底多少呢,養(yǎng)豬場又該如何避免這種損失呢,MetaFarms平臺的數(shù)據(jù)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
數(shù)據(jù)來源于MetaFarms管理的17個不同的屠宰場,包括35,000,000頭豬。不過應注意的是,只有裝載量超過50頭的銷售批次才被納入分析。平均每批161頭,平均活體重為130kg,平均胴體重為97kg。
上面兩張圖表分析了過去五年的銷售記錄中,生豬運輸?shù)竭_后的死亡數(shù)據(jù)(?DOA, dead-on arrivals)。死亡的豬包括運輸途中死亡的豬以及由于健康等原因被安樂死的豬。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五年,生豬運輸?shù)竭_后的死亡率介于0.21%到0.26%之間。每年如果運輸生豬35,000,000頭,0.05%的差異就等于17,500頭豬。以180美元/頭計算,這17,500頭的額外死亡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315萬美元。由于夏季氣溫較高,豬只在運輸過程中受到的應激也較大。圖2顯示,死亡率從5月開始上升,一直持續(xù)到10/11月。
圖3分析了2018年至2022年,育肥階段的累計死亡率。每個數(shù)據(jù)點為本周的總死亡數(shù)除以總存欄數(shù)。2022年,MetaFarms農業(yè)平臺管理超過10,000個育肥群體,總存欄超過18,000,000。平均飼喂158天(22.7周),23周內的平均死亡率為5.08%。在2021年,前23周的死亡率為4.61%。在2022年,到第三周結束時,平均死亡率為1.06%,這意味著存欄1000頭的話,已經(jīng)損失了近11頭豬。接下來的4周時間里,死亡率接近1%。在最后四周的時間,也就是即將上市的時候,死亡損失達0.26%。
在豬的整個一生中,銷售運輸可能是其最緊張的事件之一。減少應激會降低事故、傷害和死亡的發(fā)生。下面是一些進行生豬銷售運輸時,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裝豬人員:
裝車前對豬只進行預分類。
每次趕豬不超過五頭。
將豬只從豬欄中趕出時,應避免發(fā)出太大噪音或以避免干擾其他豬。
在路面中使用石灰或其他材料,降低豬只滑倒的風險。
確保運輸車上的隔板處于良好狀態(tài)。
趕豬時使用擋豬板,并使用其他專業(yè)趕豬工具,如趕豬拍,減少應激。
盡可能利用豬舍內的光線。豬傾向于向明亮處移動
運輸司機:
安全、及時、有序地裝載和卸載豬只。
按時到達目的地,特別是在夏季,提前到達可能增加豬在車上滯留的時間。
在夏季,確保運輸過程保持最大的空氣流量。如果有灑水裝置,確保在裝車前所有灑水裝置都處于工作狀態(tài)。
管理/監(jiān)督人員:
與涉及到的所有人員溝通裝車時間。
裝豬開始前,確保舍內的有足夠的光線、需要的裝備和石灰(避免豬滑倒)。
運輸造成的豬只死亡很容易被忽視,但卻會對公司的財務和業(yè)績造成負面影響。每次進行銷售運輸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對所有事項進行監(jiān)測,當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立即處理。一頭豬從出生到最終上市,需要很多人員的參與,不要因為粗心大意在最后的時刻失去這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