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在斷奶后24-48小時內拒食是很常見的現象,這種斷奶應激會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性能表現。為提高新斷奶仔豬的采食量,“感官印記”是經常被提到的一種做法,即通過在母豬哺乳料和仔豬開口料中添加同一種風味物質,讓新斷奶仔豬將教槽料和母豬在味覺上聯系起來,以起到提高新斷奶仔豬采食量的目的。那么,“感官印記”的效果到底如何呢?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采用雙因子試驗設計,研究了在哺乳階段(母豬添加風味物質/不添加)以及在保育階段添加風味物質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試驗采用雙因子試驗設計,即:母豬處理(添加風味物質/對照),仔豬處理(添加風味物質/對照)。在產房階段,對于添加組來說,母豬在妊娠110天,開始在飼料中添加風味物質,直至斷奶,仔豬在約19日齡時斷奶,進入保育階段。在斷奶后0,3,9,17,24,31,38天收集數據測定斷奶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
結果發現:1. 飼料中添加風味物質的母豬,其仔豬斷奶重較對照組更高,而且這種體重優勢貫穿整個試驗期。2. 在整個試驗期(斷奶后38天),如果在母豬料中添加風味物質,那么其斷奶仔豬在保育階段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體重更高。整體來看,在保育階段添加風味物質與否,對仔豬生長性能無影響。3. 添加風味物質與否對仔豬斷奶后開始進食的時間沒有影響。由以上結果來看,根據“感官印記”的原理,在母豬哺乳料和仔豬開口料中添加同一種風味物質的做法,效果似乎并沒有認為的那么好。當然,這一結果也可能與試驗中所采用的風味物質組成有關,而且在本研究中,僅采用了一種風味物質進行試驗,沒有進行橫向比較。因此,關于”感官印記“的價值,還需要進一步討論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