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據新華網報道,近年來國內AI眼鏡新品頻發,且在功能和適用場景上不斷迭代。新華網舉例靈伴Rokid Glasses、小米AI眼鏡、大鵬DPVR AI Glasses等產品,認為相應產品在功能和適用場景上不斷迭代,融入了提詞、拍攝、物體識別、實時翻譯、導航、健康監測、支付等功能,助力生活場景。

▲ 小米 AI 眼鏡
在AI眼鏡新品不斷推出的背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布局上下游產業鏈。新華網舉例博士眼鏡、沃特股份、豪鵬科技、卓勝微、星宸科技等廠商,透露相應廠商正持續關注AI眼鏡板塊,核心關注產業鏈組裝代工、芯片、光學顯示環節。
IT之家參考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2025 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290.7萬臺,同比增長121.1%,其中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出貨量預計216.5萬臺,同比增長178.4%;AR/VR設備出貨量預計74.2萬臺,同比增長38.1%。
不過業界認為,雖然AI眼鏡行業增速顯著,但真正的普及仍需突破續航、交互和生態瓶頸。未來3至5年,隨著芯片優化、云端協同及差異化場景落地,AI眼鏡有望迎來消費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