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10 月 16 日 ―18 日,2025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京召開。四維圖新科技 CEO 程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聲稱,未來 3-5 年內一定會出現沒有駕駛座的車。
對于未來 3-5 年內智駕領域會出現哪些顛覆性的體驗升級,程鵬認為一定會出現沒有駕駛座的車,方向盤、剎車踏板都會被取消。未來 3-5 年內,這樣的車輛有望實現量產。雖然短期內不會大規模普及,但在某些特定場景下,比如網約車、物流運輸等,將會率先應用。考駕照可能將變得“浪費時間”,因為駕駛本身就是一種重復性勞動,最適合由 AI 完成。地圖在其中將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還不是很確定。
他進一步解釋道:當然,這背后需要傳感器、算力和算法的全面成熟。比如,有人說人腦算力約等于 5000TOPS,而目前英偉達芯片算力已可達 1000~2000TOPS。因此,芯片的算力在未來 5 年內可能將超過人腦,盡管功耗仍然會很高。所以,未來關鍵在于經濟性 ―― 當機器人 / 自動駕駛系統的能耗、成本、效率達到經濟性臨界點,規模化落地就將實現。

IT之家注意到,四維圖新官今年 8 月宣布,其基于地平線征程 ?6B 芯片研發的下一代輔助駕駛系統方案,已順利完成底層平臺開發,伴隨工程化落地進程加速,該方案已正式進入到客戶行泊一體量產項目的聯合研發階段,并預計在 2026 年 Q2 實現量產。
以 20TOPS 算力實現的輔助駕駛功能如下:
增強型行車輔助:覆蓋車道輔助、碰撞輔助、側后輔助、車速輔助、巡航輔助等高頻場景的 20 余種行車輔助功能;
泊車輔助 APA / RPA:行泊一體帶來更強的功能擴展能力,車輛泊入精度更高,路線規劃更類人,支持常規車位、空間車位以及狹窄車位、機械車位、斷頭路車位等多種復雜車位類型自動泊入;
支持升級至高速領航輔助 NOA:具有高速 NOA 功能的極佳性價比平臺,支持主線領航、智能變道、上下匝道、互通式立交領航等功能。
DVR / DMS / 數據回傳:可選支持駕駛員狀態監測與行車數據實時回傳功能,構建車云協同的安全數據閉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