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特斯拉在和阿里深入接觸,或許未來雙方有合作的可能。
特斯拉FSD入華之后,迎來了兩波完全相反的口碑評價。
一波是車評人、自媒體人的測試評價。這波人連夜直播測試FSD,吐槽FSD“水土不服”,出現闖黃燈、壓實線等,形容像“美國老司機剛來中國開車”,占據了多天的網絡熱搜。
另一波則是智駕公司,許多智駕公司對FSD進行了專業測試,給出了與吃瓜的車評人們完全相反的態度:FSD強的可怕,某些方面斷代式的領先。
一位頭部智駕公司的朋友評價,FSD在一些道路場景上是有些莽撞的表現,這是剛入華初來乍到,缺少大規模本地數據訓練和測試的原因。但是FSD的一段式端到端的基礎模型能力太強了,而這種基礎模型能力我們國內還跟不上。
按馬斯克的說法,只是利用互聯網上公開的中國道路和標志的視頻,來進行模擬訓練。
一旦特斯拉完成大規模訓練和測試,FSD將會強的飛起。所以,數據和算力中心是特斯拉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數據和算力越來越成為核心要素的智駕行業,能提供云端算力的阿里云成為重要的玩家。
早在2022年,小鵬汽車就與阿里云建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智算中心“扶搖”,用于自動駕駛模型訓練。“扶搖”依托于阿里云靈駿智算集群構建,該集群是阿里云面向AI時代打造的算力基礎設施,支撐了小鵬端到端大模型的訓練和迭代。
除了小鵬,國內諸多車企和智駕公司使用阿里云的算力來訓練數據。
而就在一個月之前,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宣告,未來三年內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建設云計算和AI硬件基礎設施,這一投資額不僅超越了阿里巴巴過去十年的總和,更創造了中國民營企業在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
這意味著阿里云未來的顯卡規模將達到幾十萬張,加上之前阿里存儲了大量A100和H100 GPU,這將是未來國內AI領域最有分量“賣鏟子的公司”。
未來智駕的數據量將迎來幾何級增長,更需要云基礎設施做很好的承載。而阿里云也在用更龐大的投入,來滿足智駕的算力需求。
對于越來越AI化的智駕,算力就是數字時代的石油管線,算法則是流淌其中的黑色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