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日韩一区_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_国产一区中文字幕_亚洲欧美日本国产

智能駕駛“降級”背后,行業面臨新變局?

智能化競爭已進入深水區,而車企的“改口”恰恰是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理性發展的關鍵注腳。

2025年的中國新能源車市,一場靜默的變革正在發生。熱鬧的五一過后,多家車企門店內,“智能駕駛”這一曾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賣點,正悄然從宣傳話術中消失。

理想、小米、蔚來、小鵬等品牌紛紛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銷售人員轉而強調空間、座艙等傳統配置。這一轉變看似是營銷策略的調整,實則折射出政策收緊、責任界定模糊與市場競爭升級的三重壓力。

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預計將達到60%,智能化競爭已進入深水區,而車企的“改口”恰恰是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理性發展的關鍵注腳。

01 政策收緊與市場倒逼 車企為何集體“改口”?

近來,工信部、公安部等監管部門接連發文,要求車企禁用“自動駕駛”“高階智駕”等模糊表述,建議使用“輔助駕駛”表述,并明確L2級系統的責任邊界。

這一政策直接導致車企宣傳口徑的全面轉向。

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中,除極少數門店仍以“智能駕駛”為宣傳口徑外,理想、小米、蔚來、阿維塔、小鵬等多數車企門店在宣傳產品時,均發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

先是術語規范。5月5日當天,小米調整SU7新車定購頁面中的措辭,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其中小米SU7標準版搭載的XiaomiPilotPro由“小米智駕Pro”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小米SU7Pro、小米SU7Max搭載的XiaomiHAD由“小米智駕Max”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再是營銷重心轉移。眾多新勢力品牌將宣傳重點轉向家庭空間、續航性能,僅在用戶主動詢問時解釋輔助駕駛細節。

比如,蔚來銷售對不同車型的功能定位進行了明確區分:ET5具備城區NOA能力,并贈送五年使用權益;而新推出的螢火蟲車型目前僅搭載LCC功能,不強調智駕能力,主要面向通勤與家庭使用人群。

再是責任機制創新。小鵬品牌雖然仍鼓勵用戶試駕其導航輔助功能,但其太原地區的銷售表達較以往更加克制。在介紹城區NOA能力的同時,相關銷售人員會同步推薦“智駕險”等附加服務,提示用戶該功能仍需保持注意力并在必要時手動接管。

政策驅動的背后,是行業對安全事故法律風險的規避。即便未來進入L3階段,駕駛員仍需保持接管準備,“L2.5”“L2.9”等概念并無標準依據。車企的“克制”本質上是將責任明確歸于用戶,避免因過度承諾陷入糾紛。

02 從技術戰到體驗戰 市場競爭的底層邏輯之變

盡管宣傳話術收斂,智能化仍是車企無法回避的“必答題”。

隨著技術快速迭代、市場逐漸成熟,智能化依然是新能源車競爭的關鍵因素,電動化與智能化將形成雙螺旋進化。當前市場競爭也呈現三大趨勢:

一是技術平權加速。在汽車智能化浪潮中,多家頭部車企紛紛亮出高階智駕領域的新動作。比亞迪官宣旗下全系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全面提升產品智能駕駛體驗。

長安汽車發布“北斗天樞2.0”計劃,明確自2025年起,不再開發非數智化新產品,并計劃在未來3年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全力向智能化轉型;吉利汽車則發布“千里浩瀚”智駕系統,精心規劃H1、H3、H5、H7、H9五個層級的智駕方案,構建完善的智能駕駛體系。

隨著車企的積極布局,高階智駕正加速向10萬元至20萬元的主流價格區間滲透。行業預測顯示,到2025年年底,乘用車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滲透率將達到20%,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近乎翻倍。這意味著高階智駕技術不再局限于高端車型,正逐步走入更多消費者的日常出行選擇中。

二是用戶體驗分化。小鵬通過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提升接管流暢度;華為ADS以城區NCA(自動紅綠燈識別、避讓行人)、車位到車位全場景覆蓋等細節功能強化場景適用性;而理想則瞄準家庭用戶,以舒適性差異化突圍。

三是數據驅動迭代。以Momenta智駕大模型為例,新能源車產生的海量駕駛數據通過閉環自動化工具鏈持續回流,驅動Momenta智駕大模型自主學習與算法進化,形成‘量產數據-全流程數據驅動-閉環自動化迭代’的飛輪效應,最終通過遠程OTA不斷優化智能駕駛體驗,用戶的購車體驗變成了“買一輛持續升級的智能終端”。

《發展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汽車的基礎智能化正走向全面普及,2024年,中國乘用車L2及以上輔助駕駛普及率達到55.7%,預計2025年會達到65%,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90%以上。

當市場競爭的焦點逐步轉向軟件化服務,如自動駕駛功能的集成。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OA)被認為是未來競爭的核心,預計2025年搭載NOA的車輛同比增長67%。

只是,成本壓力與用戶付費意愿的矛盾仍未解決。多數消費者愿為智駕付費,但僅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溢價。如何在技術投入與盈利間平衡,成為車企新考題。

03 回歸理性后的行業走向 生態重構與未來想象

目前,新勢力中僅理想、零跑實現盈利,蔚來單季虧損仍超50億元。行業共識是年銷40萬輛是盈虧平衡線。這意味著小鵬(年銷目標40萬輛)、小米(首年交付超預期)需在規模與成本間找到平衡,而邊緣品牌將加速淘汰。

面對持續進行的行業洗牌,頭部企業正通過生態布局構建護城河。

一是技術跨界。知行科技進軍機器人領域,復用自動駕駛感知算法;小鵬機器馬共享XNGP導航決策系統,技術復用率超60%。華為“車-機-人”全場景互聯、地平線“征程+旭日”芯片矩陣,則試圖打通智能終端生態。

二是基建協同。2024年以來,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在全國各地快速展開。根據最新報告,北京、武漢等地的幾個重大項目引人注目,預計總投資將達到270億元人民幣。其中,武漢項目將投入約170億元,領跑全國。

北京、武漢投入超百億建設車路云協同體系,推動單車智能與路側感知融合,可有效降低系統誤判風險。

三是出海挑戰。歐盟、美國加征關稅迫使中國車企轉向東南亞、中東市場,而智駕系統的本地化適配成為突破口。

目前,比亞迪憑借全產業鏈優勢搶占東南亞市場,蔚來在歐洲建換電站,但面臨歐盟反補貼調查。與此同時,特斯拉通過本土化生產維持在華份額。未來競爭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供應鏈韌性、地緣政治的全面博弈。

整體來看,2025年的“智駕降級”事件,既是政策規范下的被動調整,亦是行業從概念炒作向務實落地的主動轉身。當車企不再將“自動駕駛”作為營銷噱頭,轉而聚焦真實用戶體驗與責任共擔,中國智能汽車產業或許才能真正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的一切軟件、教程和內容信息都來自網絡收集整理,僅限用于學習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用戶必須在下載后的24個小時之內,從您的電腦或手機中徹底刪除上述內容。如果您喜歡該程序和內容,請支持正版,購買注冊,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務。我們非常重視版權問題,如有侵權請郵件與我們聯系處理。敬請諒解!

給TA打賞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賞
熱點資訊

黃仁勛: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500億美元,美企缺席是巨大損失

2025-5-7 12:27:08

熱點資訊

2024餐飲行業選址亮點報告:國潮地域化菜品沖向全國,網紅奶茶挖掘下沉市場藍海

2025-5-7 18:45:22

0 條回復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
個人中心
購物車
優惠劵
今日簽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长阳| 类乌齐县| 措美县| 本溪市| 荣昌县| 鄱阳县| 武山县| 垫江县| 闵行区| 黎平县| 清丰县| 武定县| 莒南县| 弥渡县| 台北县| 桂东县| 阜城县| 麻栗坡县| 行唐县| 胶州市| 沙坪坝区| 南阳市| 勃利县| 阳新县| 徐州市| 浦县| 辽中县| 齐齐哈尔市| 广平县| 崇文区| 沽源县| 东兴市| 葫芦岛市| 搜索| 新干县| 隆尧县| 濮阳县| 双桥区| 娱乐| 土默特右旗|